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详细内容

是蒙牛更牛还是伊利更利?(一)

2004-08-16 09:19:12  点击量:

  据《竞争力》杂志报道,核心管理层皆出自伊利的蒙牛牛劲十足,几年来保持超常发展,伊利则始终是绩优股的代表,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2004年6月,蒙牛乳业(HK 2319)在香港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至此中国乳业第一阵营的3家企业全部登陆资本市场,2003年营业额排在前两位的伊利股份(SH 600887)和光明乳业(SH 600597)则早在上海挂牌。

  蒙牛创立于1999年,短短5年时间便闯入三甲之列,令其核心创始人牛根生近年来名声大噪。牛根生在创立蒙牛之前曾任伊利股份董事会执行董事、生产经营副总裁,而在如今蒙牛董事会中,另有3名成员卢俊、孙玉斌、杨文俊也曾在伊利担任重要管理职务。

  两家颇有渊源的公司成为市场上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必会有一场好戏上演。事实上,在2004年央视广告招标中,就可看出厮杀之惨烈,蒙牛联手15家公司围标设局,终于以3.1亿元的价格超过了伊利的2.14亿元,后发制人成为央视2004年黄金段位“新标王”。

  这只是中国乳业市场竞争格局的缩影,不仅伊利、光明、蒙牛在你追我赶,以三元股份(SH 600429)、双鹿为代表的地方军团也毫不示弱,业外资本虎视眈眈准备随时进入。新希望(SH 000876)从2002年起开始强势介入,而遭遇重大危机的德隆集团也曾在年初宣布要进入乳业,前段时间更有传言称五粮液(SZ 000858)欲以10亿元巨资入股蒙牛。

  风光与麻烦

  在蒙牛上市之际,很多媒体曾以“蒙牛上市造就百万富翁团队”为题大肆渲染又一财富神话的诞生。实际上,以牛根生为首的管理层的财富激增是意料中事,更值得关注的则是在蒙牛上市之前,管理层与摩根士丹利及另外两个策略股东鼎晖投资、商联投资订立的一项协议:若蒙牛在未来3年的年盈利复合增长不能达到50%,蒙牛管理层就必须将所持有的7.8%股权,即7830万股转让给摩根士丹利等策略股东;反之,若达到50%的增长幅度,这3家股东就将把同等数量的股权转让给管理层。根据预测,2004年蒙牛的净利润将不少于3亿元,较去年的2.26亿元增长83%。

  蒙牛管理层敢于进行这场被称为“千万豪赌”的游戏自然有底气。蒙牛从发起成立时的9个人,900多万元的第一批投入资金,到如今市值超过40亿港元,创造了中国投资回报率的罕见记录。而且在这5年发展中,其业务年均增长速度达到惊人的365%。

  蒙牛此次共发行3.5亿股,发行价为每股3.925港元,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7月15日,其股价收盘于4.875港元,表现颇为稳健。

  与蒙牛这一段的风光相比,伊利则一头陷入了麻烦之中。从今年4月开始,伊利股份的几位独立董事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不仅投资者非常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监管层也开始介入调查。直到如今,此事仍未有明确结果,但对伊利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二级市场的走势也较为疲弱,在6月份曾有一个急剧下跌的过程,从13元之上一路下滑,甚至一度跌破了10元。7月15日收盘于10.10元。

  老大之争

  据最新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乳业前四强的市场份额已逾50%,而前10名的总体份额高达62.73%。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中国乳业已进入品牌化时代,出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品牌集中现象,将会形成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但市场上的表现远非如此,即便是对第一位置的争夺也在毫厘之间。伊利市场总监靳彪向外界宣告:“根据AC尼尔森2003年9月份的数据,伊利已坐上中国乳业头把交椅,把原先的乳业老大光明挑于马下,提前两年实现了行业第一的目标。”而后蒙牛市场总监孙先红也宣称:同样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蒙牛从原先的乳业第四上升为第三。

  从2003年的财务数据来看,伊利股份以年营业收入62.99亿元占据第一的位置,而光明乳业以59.81亿元紧随其后,蒙牛的营业额则为40.71亿元。似乎蒙牛尚与前两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不要忘记的是其迅猛的增长势头,尽管规模已很大,而速度并未有放缓之势。从2001年的7.24亿元到2003年的40.71亿元,短短两年之内,营业收入增加了462%。相比之下伊利股份1998年便已到了10亿元这一台阶,但直到2002年才达到40亿元的规模,足足用了4年时间。

  在蒙牛的招股说明书中,已宣称其在液态奶市场占据第一的位置。但根据目前的财务数据,2003年蒙牛的液态奶收入为34.98亿元,而伊利股份仍以39.79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不管谁占先,毫无疑问的是液态奶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谁可以在这一市场取得优势,便可在整个战局中取胜。在两家公司的产品结构中,液态奶所占份额都呈逐年增加之势。2003年,液态奶占蒙牛乳业整个收入的比重高达85.9%,而伊利股份这一数据为63.17%。

  早在去年,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曾表示:目前我国1600多家乳品企业在国内市场打拼,摩擦不断,这种现象不利于整个乳业的健康发展,建立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成为当务之急。他希望几年以后中国能产生国际乳业著名品牌,增强中国乳品行业的竞争力。

  市场空间广阔

  在我国,乳品加工企业在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这和国际上许多领先乳品公司的合作社模式是不同的。在合作社模式中,奶农拥有加工企业,不存在原料供应管理的问题。而中国的乳品企业则必须面对奶源问题,供应链更加复杂。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