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详细内容

转基因水稻"狙击战":商业化种植时机仍未成熟

2005-11-29 12:09:12  点击量:

    11月24日午后的香山饭店, 窗外的喧闹与室内的严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二楼多功能厅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专家正在低头审读面前的一叠叠材料,不时还互相讨论一番。
    这是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的一次例会,会议将审议下半年全国各地提交上来的所有转基因生物申报书。
    据透露,由于有四种转基因水稻品种(三个抗虫转基因水稻品种和一个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品种)此次被提交给安委会申请商业化生产,从而引发各方极大关注。有评论称,“13亿中国人主粮的安全就掌握在这间会议室里的专家手中”。
    神秘“安委会”
    就是这样一个职责重大的委员会,之前一直还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公众对于安委会的工作流程、会议议程乃至组成专家还是知之甚少。
    25日中午,记者就此联系了农业部专门负责此项事务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一位办公人员称:“此次只是安委会的例会,会还没有开完,具体内容不便透露,会后我们会发新闻通稿的。”
    记者又辗转采访到几位专家委员,安委会的轮廓才逐渐清晰起来。
    安委会是依据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而建立的,主要负责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安委会一年召开两次例会,每三年换届一次。本届安委会已是第二届,今年的6月22日成立,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任主任一职。
    委员共74人,来自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卫生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及其直属单位。专家委员的学术背景也较第一届更为广泛,除生物技术专家外,还增加了如食用安全、环境安全、技术经济、农业推广和相关法规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上一届安委会只有48人,这一届几乎扩大了一倍,对此,一位委员告诉记者,“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坐在一块,意见更丰富,决策也就能更科学一些。”
    记者注意到,去年曾有报道就委员的构成提出过质疑:委员会近50名专家中有差不多2/3是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既是球员又是裁判员,他们所做的决定,令人难以放心。
    “今年安委会的换届,我们认为是一项不错的改进,新一届安员会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对此我们表示欢迎。”绿色和平组织“可持续农业与食品安全”项目主任马天杰说。
    也有人提出“安委会”代表的出席率不是很高的问题。一位本次与会的外地委员对记者坦承“出席率的确不是特别的高”,这次到会也就50来人。
    他还拿出一本兰色封皮的小册子给记者看,这是本法律法规的汇编,包括了近些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有关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等。
    “很多新代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是很清楚,委员会还印制了这样的小册子来普及。”这位委员一脸认真地说。
    据一位与会委员介绍,委员们依照自己专业的不同分组审议各地提交的申请,“今年各地提交的申请有很多,有几百个,我们的工作量很大,水稻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转基因水稻“狙击战”
    但就是这“很小的一部分”,最为牵动人心。
    一直以来,对转基因食品持反对态度的绿色和平组织“可持续农业与食品项目”负责人在发给记者的信件中谈到:“水稻事关13亿人民的一日三餐。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尚存巨大争议的情况下,不值得拿我们自己的主粮来冒险。今年上半年湖北非法转基因水稻种植事件余波未平,农业部若在近期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将会开启一个不良先例,变相鼓励一些科研单位和个人违规释放转基因种子制造‘既成事实’,迫使政府批准种植,这将会严重损害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严肃性。”
    那么,中国究竟会不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国家?
    一位植物组的委员说,“虽然还没有最后定下来,但我们会下交流,觉得今年的时机还是不成熟。”
    据这位委员透露,其实目前几种外界传言都称,即将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水稻在审批手续上,距国家要求的“及格线”尚有一段距离。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一种转基因水稻如果要想真正进入商业化的生产,必须经历下面的一系列步骤:中间实验、环境释放、生产性实验、生物安全证书,商业化生产。“其中的每一步都不能省略,这是科学,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而且,最终的结果还得农业部批。”
    该教授以一种转基因水稻为例,在去年的安委会上,一种在安徽试点种植的转入野生稻基因Xa21的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申请进入由“生产性实验”进入“生物安全证书”。尽管有争议,但大多数专家们还是认为:该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是利用非洲的野生水稻基因,为同属物种,安全系数高,建议批准。但专家的建议书最终被农业部否决了。
    “农业部作为上级主管部门,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有些因素甚至是农业部自身都难以左右的,比如国家的监管力度、地方政府的执法水平、国际上的不同看法等等。”这位教授说。
    不久前,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科学规划、积极研究、稳步推进、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
    一位委员对记者说,“这也是我们在审议过程中所坚持的原则。”
    转基因水稻与传统水稻来比较有什么样的优势?又存在着怎样的安全隐患?
    一位生态领域的委员认为,育种时间短是转基因水稻的一大优势,传统水稻如果要选育一种优良品种可能要花费科研人员十几年的时间,而利用转基因技术,两三年就可以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来,“这是我们人类掌握的一件改良生物品种的工具”。
    但他也承认转基因技术所存在的一些风险,比如说由于实验时间还不够长,人类对于食用转基因食物的后果还不甚了解,谁能肯定一种能够杀死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水稻不会杀死人?另外,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对待转基因农产品这样的新科技,人类的态度不能走入极端,过分的相信与过度的怀疑都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一位安委会委员说。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