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详细内容

“土专家”辟出产销路

2007-04-03 11:20:37  点击量:

  在一个山区占县域面积80%以上的欠发达县,无法大量引进外来人才,如何解决人才短缺的难题,做大做强农业?文成县给出了答案:不惟资历、不惟学历,论实绩、讲实效,挖掘出专业能力强、素质优良的乡土人才,通过支持、鼓励他们在农村发挥聪明才智,引导农民依靠现代物质条件、科学技术、产业体系、经营形式和发展理念,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优质高效的生态型农业发展,实现“共同跨越”。

  用技术种下“摇钱树”

  在文成县珊溪镇南阳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杨梅种植“土专家”,名叫刘化根。“化根就是我们的老师,专家的话我们听不懂,可专家的话经过化根的嘴,我们就都懂了。”村民刘化伟说。

  作为“科技二传手”,刘化根是勤奋的,从1989年南阳村初种杨梅起,他以一切他能找到的农技员为师,学习杨梅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每一个技术细节。而在村里,他又成了果农们的老师。专家艰深晦涩的术语经过他的“咀嚼消化”,再传递出来便显得浅显易懂,深入人心。在他的帮带之下,15年间,南阳杨梅从200亩发展到1300亩,每年为小村增收140万元,带动周边乡村杨梅销售300余万元,杨梅成了南阳的“摇钱树”,他也成了文成的“杨梅书记”。

  在文成,除了“杨梅书记”刘化根以外,还有“茶叶书记”、“雪梨书记”等“十大富民村支书”。如周壤乡外南村,就是在富民村支书雷衍开的引导下,由10余名致富党员,带动全村将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70亩扩大到现在的近700亩,从而实现人均收入3000多元。由“十大富民村支书”,到550名技能较全面的致富带动党员,再到活跃在田间地头的2000余名非党员致富带头人形成的“梯度结构”,使文成县联动效应不断扩大。2006年,该县蔬菜、茶叶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实现种植面积14万亩,产值1.47亿元。    

  让深加工创造“新财富”

  “以前烂在山里没人管,现在都可以卖钱。”文成县金星乡八格村村民章碎丁指着满山油茶树说,花上三天时间上山采摘山茶籽,他的收入就近2000元。

  原本无人问津的油茶林缘何迎来转机?是文成县的农业企业“大山”宣布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收购油茶籽。企业负责人金宪武说:“将油茶籽制成茶油,不仅茶油能以较高价格出售,更能带动油茶籽市场,使林农受益。”今年1月,沉寂了20多年的文成茶油,再次成规模亮相温州,而通过华侨,文成茶油还被摆上欧洲货架。据统计,文成现存的5万亩油茶林经过整治,每年将能结籽5000吨,为农民带来2500万元收入。

  在文成,通过改进工艺、进行深加工处理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类农村乡土人才正是其中带头人。如王碧琰对于传统竹木产业的钻研,让他在10年获得17项国家专利,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为400多文成农民解决就业,并助万余名林农创造了6000万元的年总收益。在双凤兔业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文成兔业引进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优良兔种,使年兔养殖产值增长20%,达到6035万元,为兔农年增收1200万元。

  以规模化提升知名度

  “规模创造品牌,品牌产生效益。”文成兔业协会会长王明利说。早年在外经商的他,2000年回到文成养兔,短短6年间,他不仅带动文成兔业,更在泰顺、苍南等地发展会员,在丽水、福安建立了推广网络。

  产业规模是王明利最强调的,2003年2月,当养兔技术日渐成熟时,王明利不再只追求自身发展,而是联合身边的养兔户成立“文成兔协”,试行“农户+基地+公司”模式,扩大养殖规模。“我不管兔子,我管人。”他一方面根据利弊说服个体养殖户加入兔协,一方面建设自己的兔业基地。通过对养殖技术、种兔品种和饲料的统一化管理,王明利带动了周边村镇的兔业养殖专业化,创建陈庄、下公垟等养兔专业村。在他的管理下,2006年文成兔协拥有养殖农户3100多户,年推广优良种兔30多万只,产值达2000多万元。

  在文成县,由农村乡土人才发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34家,他们带动着三万余名农户,逐步建立了基地、大户相联的产销一体化经营机制,从而通过集群发展拓展了销售渠道、开发培育农产品品牌,有力地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如平和茶叶专业合作社与当地茶农签订了200多万元的茶叶订单,双凤专业合作社向75家兔养殖大户收购53万只肉兔,二源绿色联农合作社通过组织社员实施绿色稻米标准化生产管理,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打响了“兴绿稻米”品牌……

  通过乡土人才的带动,文成县截至目前,已累计通过有机食品7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计3.44万亩。为了进一步提高产业带头人的经营水平,去年文成县还组织对农村经纪人执业资格培训,有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取得了执业资格证书。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