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详细内容

“白色污染”:何时远离我们的生活?

2007-05-15 10:57:13  点击量:

  多数受访者知道一次性胶袋难以降解,但由于“方便”而继续使用.。有市民建议,采取“谁污染谁付费”原则,让生产者、提供者、使用者共同承担环保治理成本
  
新闻背景
  方便市民的塑料胶袋对于环境的污染不容小觑:散落在城市中飘舞的各色胶袋是一种“视觉污染”;被丢弃后进入自然环境难以降解是“潜在危机”。2007年4月30日-5月6日,市青志协(市义工联)环保部开展了一项“少用胶袋问卷调查”。分别在竹苑壹加壹、吉之岛、百佳、大信、置禾等商场和店铺进行调查,本次问卷随机调查市民156人,其中男75人,女81人。
  环保部部长梁冬芸告诉记者,该项调查主要针对“白色污染”日渐严重的现象,通过调查反映市民使用胶袋的情况以及相关意见,呼吁市民从日常生活中少用胶袋开始,唤起人们环保的意识,从而达到减少白色污染的目的。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是时候向“胶袋”开战了。
  
超七成受访者每天使用1-3个胶袋
  调查数据:
  你平均每天使用多少个胶袋?
  A:0个(9人)B:1-3个(121人)C:4-6个(18人)D:7-10个(3人)E:10个以上(5人)
  每天使用1-3个胶袋的受访者最多,约占总人数的77.6%。你会怎样处理这些胶袋?
  A:扔掉(43人)B:做垃圾袋(128人)C:用完再用(30人)D:给回收商(3人)E:其他(1人)
  选B项的人最多,约占总人数的82.1%。你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少用胶袋?
  A:用胶袋时要用钱买(27人)B:知道胶袋的祸害(37人)C:买东西不要胶袋可有折扣(19人)
  D:商店不再提供胶袋(43人)E:自备购物袋(39人)F:其他(36人)
  选D项的人最多,约占总人数的27.6%。其次是E项,占总人数的25%。
  
调查分析: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光万佳百货一日所使用的胶袋数量大约14000-15000个。根据中山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市共有236.35万人,如此算来,仅计算77.6%的市民,每天使用的胶袋就有183.4-550.2万个胶袋,实际数量远远大于这一数字。
  调查报告显示:82.1%的市民用作垃圾袋,而根据目前我市的垃圾分类情况,这部分塑料袋并没有当作“有毒有害”垃圾来处理,其对环境的污染也并没有得到规避。如何能减低市民使用塑料袋的“热情”?商店不再提供胶袋,自备购物袋,用胶袋时需要给钱买等措施都有一定的作用。
  
记者观察:自带胶袋多嫌麻烦
  昨日下午4时45分左右,像往常一样拖着小购物车的李伯伯走出竹苑市场时满载而归。“那么多东西,用购物车比较方便。但这些材料都会滴水,要用胶袋。”看到购物车上的大袋小袋,记者质疑,有车何必用袋时,李伯伯解释。
  卖菜的黄林告诉记者,偶尔会有带着胶袋买菜的年轻人,“我最喜欢这种人了,省事又省物。”让黄林觉得可惜的是,往往几十个人中只有一人自带胶袋。
  竹苑壹加壹超市的收银柜台前,记者看到,许多顾客正在排队等候结账,而收银员在快速结完账后,麻利地从柜底抽出塑料袋给商品装袋,记者对其中一个柜台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在短暂的3分钟里,就消耗了13个塑料袋。正在食品区挑选商品的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她一般每天要使用3~5个塑料袋,绝大部分都是在菜市场或商场购物时商家提供的,这些塑料袋在拿回家之后,小的就丢掉,大的则用来装垃圾。对于购物袋,李小姐则表示自己从未用过,“商场没有提供,自备的话嫌麻烦,所以一直都用塑料袋。”她同时表示,假如商场两种袋子都提供的话,自己肯定会选择使用购物袋。
  记者询问10位买菜的市民,他们都表示,市场上拿回家的胶袋完全是一次性胶袋,东西到家,下锅了,它们的使用价值也完全归零。为何不自带胶袋?大多市民认为,“在市场上用的袋子必须每日一洗,太麻烦。”记者吴娟陈建儿陈彦
半数市民希望商户提供环保袋
  调查数据:
  为了减少胶袋对环境的祸害,你认为哪种途径或方法最适合?
  A:征收胶袋税(14人)B:完全禁止使用胶袋(30人)C:商户不应免费提供胶袋(22人)D:商户只提供一些能分解的环保袋(92人)
  选D项的人最多,约占总人数的59.0%。如果要征收胶袋消费税,你觉得应向哪些商铺征收?
  A:所有商户(包括街市)(89人)B:所有商户(不包括街市)(20人)
  C:所有超市、连锁店,其他商铺不用收(49人)
  选A项的人最多,约占总人数的57.1%。
  调查分析:
  据了解,目前我市不少超市已经开始使用可降解的环保袋,如大福源、万家等,但是,我们应该做的远远不止这些。经过修订的日本《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2007年4月1日生效。日本相关行业已陆续开始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一法律生效一个多月来,相关部门会定期检查各商家减少容器包装材料使用量的进展情况,如发现措施不力的商家,将公布其名字,或处以50万日圆(约合4168美元)以下的罚款。许多零售店铺开始以5日圆一个的价格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在个别超市,顾客自带购物袋的比例已从一个多月前的22%上升到80%。日本的做法对我们而言是“他山之石”。
  
记者观察:推行环保袋举步维艰
  提倡少用胶袋,需要商家主导,除了有环保意识外,最重要的是付诸行动,然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商家来说,推行环保购物袋,举步维艰,孤掌难鸣。
  据了解,博雅书店在去年暑假的书市活动中推行过环保购物袋。“将近一年了,几乎没有拿购物袋到书店购物的市民。”中山博雅艺术有限公司总经办副主任李清华指出。她介绍,环保购物袋的成本比普通胶袋高,但一个环保购物袋一般可以重复使用几十次。
  事实上,因为书的重量,为了有足够的承载力,书店服务员一般都会体贴地为顾客装两层袋,以免袋子中途坏了。“其实环保购物袋更适合装书回家。”经常买书的公务员陈女士说,“但这种方式没有全面推行,大家也就理所当然地用塑料袋了。”
  李清华认为,“虽然我们企业有环保意识,但目前商家没有形成统一联盟,推行环保购物袋的时机也还没成熟。”
  
环保意识欠缺,谁备购物袋上街?
  调查数据:
  你知道胶袋有哪些祸害?
  A:不能被分解,并且会永远留在堆填区(119人)
  B:当焚烧胶袋时会释放出一些有害气体(121人)
  C:胶袋用石油产品制成,制造胶袋最终会剥夺地球的资源(84人)
  D:一些次级或者劣质的胶袋会对人体有害(97人)
  E:不知道(3人)请问你平时购物时会不会自备购物袋?
  A:会(21人)B:有时会(75人)C:不会(60人)
  选B项的人最多,约占总人数的48.1%。什么原因令你不自备购物袋?
  A:不方便(75人)B:不记得(35人)C:没有这种意识(19人)D:没需要(26人)
  调查分析:
  益华百货公关策划部高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曾经也提倡过使用环保袋,但是,市民的意识还不够,最终这一倡议也不了了之。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3%的受访者自备购物袋,无论是不方便、不记得、无意识、还是没必要,反映的,都是市民的环保意识还相对薄弱。
  市民建议:
  让带环保袋成习惯
  谁污染谁纳税(公务员陈先生):
  一向提倡少用胶袋的陈先生经常觉得自己很不“合群”,他建议,在国民如此“疯狂”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现状下,能否模仿爱尔兰开征塑料购物袋使用税,将所收资金全部作为环保基金用于环境保护项目。
  陈先生认为,虽然我国目前实行的环保政策已经从“谁污染谁治理”变成了“谁污染谁付费”,但该政策只对生产白色污染的厂家有制约作用,对白色制品的使用者却没有形成制约机制。目前,有必要在某些领域实行“谁污染谁纳税”的规定,还我们一个绿色世界。设计好看的环保袋(企业人士何先生):
  如何让市民少用胶袋呢?何先生建议,因为北京奥运会是绿色奥运,能够用大家喜欢的“福娃”图案做环保购物袋,让拿环保购物袋上街购物成为一种潮流。
  何先生还提出,可以效仿英国,开展环保购物袋的设计比赛,大家一起花心思,设计市民“带得上街”的环保购物袋。提倡“无胶袋日”(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大三学生小林):
  偶尔会往香港跑的小林认为,香港提倡“无胶袋日”的活动很有效果。“这样的活动不仅节省了胶袋,还无形中培养了市民自带袋子购物的习惯。”环保志愿者:环保袋带来双重效益
  大力提倡使用环保袋,是代替一次性塑料袋的可行方式。对商家而言,应考虑向市民提供环保袋,虽然环保袋的成本会稍高,但可重复使用多次,并且对环境无污染,从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提供免费的胶袋更高。许多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如沃尔玛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市民提供环保袋,价格只有几元,既让消费者接受得起,又不至于因免费而乱扔。
记者手记  
  谁污染谁付费
  各色的塑料袋漫天飞舞的图像在城市人的脑海中并不陌生,“塑料袋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2005年,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在“两会”上提出应该对塑料袋征收消费税。一个塑料袋的价值微不足道,正因为如此,商家大批提供,市民毫无节制。
  小小的塑料袋,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它,因为购物时是商家免费提供的,我们毫无节制地使用它。可是这个在自然界100年不能降解的发明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非耸人听闻。然而,在采访中,市民对于塑料袋的危害认识并不明晰,环卫部门也没有专门的渠道回收塑料袋,商家的环保意识仍有待加强。凡此种种,让人对于和“白色幽灵”的这场战争并不乐观。
  爱尔兰、日本等国都已经对塑料袋征税。就像很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的产品一样,以前没有把塑料袋处理的成本摊入到它们的价格中,即缺乏“绿色GDP”的成本核算。爱尔兰对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所收资金用于废塑料袋的收集,成效显著,使90%的白色污染得到控制,并使国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得到提高。
  每个塑料袋售价如果从几分钱提高到几元钱,其中包含回收金和处理费。商场设回收台,集中回收处理,以免“白色幽灵”四处飘荡。这样,既控制了使用量,也使处理、解决“白色垃圾”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
  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在生产厂家生产塑料袋和超市为顾客提供塑料袋这一过程中,生产厂家、超市、顾客都对制造污染负有责任,理应各自承担减轻或消除污染义务。
  从生产厂家角度看,生产不易降解的塑料袋,造成污染,应该有义务回收和处理,或将回收、处理费用打入产品售价,以塑料袋征税的形式返还国家,专项治理白色污染。
  从超市角度看,超市无偿提供有害环境的产品也造成了污染,有义务为减少这种污染作出努力。
  从顾客角度讲,由于大量使用塑料袋,加重了这种污染的程度,也应该为消除污染买单。鉴于无偿使用塑料袋习风已久,单靠宣传和人们的自愿自觉改变这种风气力量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靠经济手段,适当收费来引导顾客环保消费。
  
新闻链接
  “环保天使”在行动
  除了志愿者的调查以及宣传活动,商家也逐渐身体力行,参与到“向胶袋开展”的工作中。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支持环保的工作,同时降低购物袋用量,中山万佳百货正在收银台推广“支持环保,请节约用袋”的宣传。
  1、顾客自带固定购物袋装商品者,待买完单后,由收银员在顾客购物小票上盖万佳百货商场特制的“环保天使”专用章;
  2、顾客集齐相应数量的小票后,凭手中盖有”环保天使”章的电脑小票到服务台兑换礼品一份;
  3、兑换礼品细项:“环保天使”章集齐10枚奖价值2元的奖品
  “环保天使”章集齐20枚奖价值4元的奖品
  “环保天使”章集齐30枚奖价值5元的奖品。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