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详细内容

公开水质信息 恢复民众信心

2013-01-14 14:13:11  点击量:

    公开水质信息 恢复民众信心

    住建部发文,年底前建立水质信息公布制度,加快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认可程度。官方及时推行水质信息公开制度化,将有助于恢复民众对水质的信心。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童彤

    近日,一则"北京夫妇 20年不喝自来水"的报道引来舆论高度关注。让这则报道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的最重要原因,正是报道中的主人公--水质专家、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飞虹。

    身兼如此权威身份,且长期生活居住在北京的赵飞虹,对北京本地的自来水水质十分了解。而她声称其夫妇已经20年不饮用自来水的公开表态,难免让广大民众心生猜测,一场对"北京自来水究竟安全与否"的讨论就此展开。

    随着讨论不断升级,民众的关注焦点也逐渐从自来水本身是否安全,转移到对政府公开信息的不信任上来,继而引发民众对自身及所处生存环境的不安。此后,影响迅速从北京波及全国众多城市,各地民众也纷纷对本地自来水水质状况提出质疑。

    为了尽快消除民众的惶恐与不安,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于该事件发生后不久,即1月7日公开对外声明:北京市的自来水已提前5年在全国率先达到国家颁布的106项饮用水卫生新标准,出厂水指标全都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检测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集团发言人还表示:"北京的饮用水及水源地是国内最好的".并称将从1月15日开始会在网上公布自来水水质信息。

    据了解,早在2012年12月27日,北京市水务局就发布消息称,北京市将从2013年1月15日开始,首次通过网络等渠道,向公众公布公共供水企业的供水水质信息。届时,市民可通过网站查询供水水质。公布水质信息在北京尚属首次。

    据介绍,公开的水质信息包括管网水水质和出厂水水质两部分。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管网水水质的公布内容为浑浊度、色度、臭和味、消毒剂余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耗氧量7项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出厂水水质的公布内容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42项常规指标每季度检测结果的最大值、最小值。

    随后,也许是意识到了自己早前"不饮用自来水"的表态为民众理解造成了误导,赵飞虹也在第一时间公开接受媒体采访回应称:"北京的自来水是全国最好的。"而对于自己为何选择20年不饮用自来水的原因,她表示,"只是由于更在意健康,由于矿泉水相较于自来水对健康更有益,所以,基于健康角度,才选择不喝自来水。 "

    然而,对早已因此次讨论对自来水水质信心产生极度怀疑、不信任的普通民众而言,仍难以因官方和当事人的及时回应和表态接受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两天之内,两种说法"的解释,因此,民众自发形成对自来水和矿泉水的对比实验也在各大网络论坛及社区展开,旨在证明"自来水不如矿泉水健康和安全"的论断。

    也许正是因为事态发展形成了舆论对政府完善建设公信力制度的倒逼压力,住建部于1月10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供水企业于2013年年底前建立水质信息公布制度,加快水质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通知要求,各地在2013年年底前要实现国家标准规定的全部106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全覆盖;要求规模超过每日30万立方米的供水企业具备国家标准规定的常规指标和当地重点非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所有公共供水厂具备国家标准规定的日常检测指标的检测能力。

    通知还要求,供水企业要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检测项目和频率实施水质自检,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按照《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等要求,及时将供水水质监督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此外,各地应特别要加强消毒环节管理,合理选择消毒方式,严格控制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对于此次民众质疑自来水安全并给予高度关注,无论是北京地方官方的及时表态,还是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对制度化建设的推进,无不体现出政府对信息公开化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

    实际上,一旦信息公开化制度得以形成,民众监督和政府公开成为习以为常且主动而为的事情之后,在遭遇诸如水质污染等突发状况时,民众和政府便可有的放矢地安排应急措施,平稳渡过危机。也正是因为未能做到及时公开信息,甚至有意隐瞒事态发展,稍早前发生于山西的苯胺泄漏致使浊漳河水质异常的事件就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危及民众健康,更让舆论彻底失去了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

    对于一国民众而言,政府信息公开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认可程度。而具体到本次对自来水水质的质疑上,官方及时推行水质信息公开制度化显然能够更好地促进民众和政府的相互信任,也更加有助于恢复民众对水质的信心。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