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营销 >

详细内容

谁解虫草之忧——来自中国科学院专家的报告

2006-08-30 15:41:39  点击量:

    姚一建的个人命运,在2000年发生转折:那一年,在英国留学并工作多年的他,选择了回国。回国,不是为了高官,也不是为了厚禄,而是为了一棵“小草”———冬虫夏草。

  6年后,同样是为了这棵“小草”,这位不善言辞的前英国皇家植物园工作人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不得不“登高”一呼:野生资源萎缩、资源家底不清、发生发展规律不明、国外加快研究……冬虫夏草是宝贵的中药资源,从战略高度重视其保护和开发,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寻求通过人为干预促进其生存繁衍的新途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保健与药用需求,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冬虫夏草陷入双重“危机”

  和人参、鹿茸一样,冬虫夏草是“中药三大宝”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冬虫夏草及其附属产品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产业。

  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回国伊始,姚一建就率领课题组成员多次前往青藏高原进行野外考察,走遍各主要产区,不仅分离到280多株菌种,而且在DNA测序基础上建立起冬虫夏草DNA数据库和分子鉴定体系,还进行了培养基优化和生长最佳条件研究,菌粉产率达到1.5%以上,超出了已知的报道。

  在多次考察和深入研究中,姚一建等人发现了冬虫夏草开发和保护中的两大问题:

  ———野生资源逐年萎缩,生态破坏愈演愈烈。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国年产量曾达100吨以上,60年代初为50吨至80吨,到90年代仅有5吨至15吨。虽然有关部门将冬虫夏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各地政府也出台政策禁挖、限挖,但对冬虫夏草的采挖并未得到遏制。“我们每次进产区,都能看到络绎不绝的挖虫大军,今年也是。”

  ———人工培育尚有许多课题亟待解决。全国先后有60多个科研单位参加冬虫夏草研究,但在人工培育的菌种接种、重复批量培育出子座上还有一定困难,要完全实现人工培育还有相当距离。野外大面积半人工培植冬虫夏草虽在几个地区展开,也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虽然早在1694年就有了‘冬虫夏草’的说法,但我们对这种生物仍然十分缺乏了解。”姚一建坦言,围绕冬虫夏草,有许多神秘的“面纱”亟待揭开:

  ———我们对冬虫夏草资源分布的确切地理位置、蕴藏量等都不十分明确。

  ———对冬虫夏草生存环境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以及其他相关生物等生态因子目前也缺乏较全面的了解。

  ———虽然对冬虫夏草及相关物种已做过一定调查,但其物种与遗传的多样性依然是个谜。

  ———冬虫夏草菌与昆虫的相互关系,及其浸染过程、子实体发生发展的详细情况和影响的因素目前也尚未明确,冬虫夏草菌及其寄主昆虫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待进一步澄清。

  ———在自然生境条件下,如何通过人为措施促进蝙蝠蛾昆虫和冬虫夏草的生长和发展,实现可持续利用,更是缺乏明确的资料。

  “这些问题不予以证实和明确,冬虫夏草的大规模人工培植就难以实现。”姚一建恳切地说,冬虫夏草的许多秘密有待科学家去破解。

  “四大药方”拯救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能否避免虎骨等“竭泽而渔”的悲剧,实现可持续利用?姚一建等专家大声呼吁,现在已经到了高度重视冬虫夏草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的时候了。“再不重视,采取措施,不出十年,这种宝贵资源将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姚一建有一个梦想———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都在海拔3700米以上,适合冬虫夏草生长,可仍然只有少数地区有冬虫夏草的存在。“如果我们能在青藏高原10%的地区实现半人工培植冬虫夏草,就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抱着这个梦想,姚一建等人提出几条建议:第一,查清资源,全面规划。针对“家底”不清、资源分布和变化趋势不明等问题,对四川、青海、西藏、甘肃、云南等5个主要产区的冬虫夏草资源进行一次全面核查,绘制冬虫夏草资源分布图,进行虫草资源的预测。第二,建立冬虫夏草保护区,规范管理,加大监管。建议在主要产区有选择地建立冬虫夏草保护区,在保护区内采取各种可行措施,包括设立菌源、虫源保留地,制定合理的采挖时间,设立禁挖区,改善采挖方法,及时复原草皮,像“休渔”那样实行“休虫”制度等,改善冬虫夏草生存条件,增加数量,使其安全繁衍。第三,建立实验站,并开展全面深入的基础研究。冬虫夏草主产于我国,国外对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无法进行,主要研究活性物质。我国应开展菌物学、昆虫学、植物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全面探讨冬虫夏草的基本生物学问题,建立相应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交流。同时,可依托保护区建立实验站,一边培养菌种,一边尝试以工厂化方式养殖寄主昆虫,人为促进冬虫夏草的发生发展。当地居民可通过参与培植,获得相应经济利益。第四,加强工业化人工发酵和人工培植研究,参与世界范围竞争。目前,完全人工培植冬虫夏草还不能实现。在这一背景和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加速工业化人工发酵研究和产业进程,制定出冬虫夏草合理利用和大规模半人工栽培的实施方案,利用冬虫夏草原产地的特殊生态条件,保护并恢复已遭破坏的自然生境和资源,人工扶持冬虫夏草及其寄主昆虫的生长,开展野外半人工培植。

  “青藏高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希望能在这块土地上继续我的冬虫夏草之旅。终有一天,我们将彻底破解冬虫夏草的所有秘密。”现年51岁的姚一建说。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