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513389315
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营销 >

详细内容

生猪新年“开门红”,猪价迈入9时代

2017-01-12 22:11:10  点击量:

 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屠宰加工企业压力增大

  自元旦过后,生猪便一直上演着坚挺上涨的戏码,收购价不仅顺利突破9元/斤大关,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惜售压栏等情况。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小年之前,生猪行情依旧向上是大概率事件。可是,这波行情何时会回落,2017年会重现“金猪年”吗?

  年关将至,猪价持续高攀

  元旦过后,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猪价一直保持着稳步攀升状态。据1月4日搜猪网数据显示,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猪价已突破9元/斤的关口,在四川地区甚至达到了19.05元/公斤的高价。

  这样的高价,一方面促使生猪养殖保持在较高的盈利水平,催高了部分地区的结算价;另一方面,一些养殖户也看中猪价后势行情,出现惜售等压栏行为,使得屠宰企业收购压力陡然增大。

  四大因素催高猪价

  虽然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但这波行情自有2017年的特色。其稳居高位的原因,在业内人士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刚性需求。临近春节,小年之前无论是集团还是家庭都会加大采购力度,南方灌肠、腊肉等消费量会在这个区间达到顶峰。除此之外,一些工厂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的盈亏平衡,也会把货源在此之前落实。

  二是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农业部公布的存栏数据显示,2016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为3852万头,较上月下降8万头,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2%;生猪存栏量37596万头,较上月下降38万头,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4%。这一数据已经降到农业部4800万头母猪的红色预警线以下。

  能繁母猪存栏量的下降在导致仔猪价格上涨时,进而带动猪价上涨。这个问题从2016年年初就已开始显露端倪,到年底才愈发严峻,终于为高涨的猪价再次添了一把火。

  三是天气运输原因。2017年1月3日,中央气象台于清晨6点发布史上首个大雾红色预警,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四川盆地在内的广大地区都遭受了雾霾侵袭,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50米的特强浓雾,导致高速公路封闭,生猪运输不畅,猪价再次走高。

  四是环保压力。据统计,2016年已有13个省(市)、自治区设立生猪禁养县。近期,国家又对规模化养猪企业征收环保税,说明环保因素主导的生猪养殖行业去产能仍在持续,生猪存栏规模快速、大幅上行的概率不大,供需或仍处于紧平衡。

  拐点会在何时?

  这波行情反馈到区域有着怎样的具体表现?正大集团市场部唐经理表示,自1月4日开始,他感觉到河南已经开始出现压栏惜售的情况。

  “这些压栏的养殖企业看中年前的这波行情,就导致了部分屠宰企业压力增大、成本增高。”唐经理说,“在我看来,行情确实会持续下去,但小年可能就是拐点。”

  然而,在唐经理看来,猪源并非如外界传言得那么紧张。“正大猪源肯定是没问题的,供需在我看来也相对平衡,小年之后,消费量开始向下走,并且今年春节有大年三十,这本就比去年多两天。所以,我预测小年就是拐点。”

  关于拐点出现的时间,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宋辉则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陕西这个地方猪价涨上去很快,但降下来却很慢。春节期间,饺子、蒸碗、炸丸子、灌肠都是猪肉的消费主渠道,所以,在我看来,正月十五之后,陕西猪价才会回落。”

  虽然对行情普遍看好,但随着南方腊肉需求进入尾声,加之环保压力,部分企业提前释放产能,提前放假,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猪价在冲高后,上涨空间有限。所以养殖户应该适时出栏大猪,以落袋为安为主,不要过度思涨。

  ■相关链接 

  2016年我国猪肉进口量超160万吨,创历史新高

  近段猪价一路飘红,突破9元/斤,但进口肉依然对国内猪价产生着不小的制约。据业内人士估算,2016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270万吨,进口量占猪肉产量的3%。这一数量表面上看对我国生猪市场影响不明显,不过,非正规途径流入我国生猪市场的数量难以统计,其对于南方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生猪市场的冲击不言而喻。

  根据JCI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冷鲜冻猪肉进口量达到160万吨,按照70%的出肉率计算,2016年进口的冷鲜冻猪肉总量相当于进口2100万头的活体生猪,占到我国生猪总出栏量的3%左右。

  尽管从数量上看,进口猪肉和我国肉类总量对于我国生猪总体的养殖业冲击力度不大。不过,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南方地区因环保因素导致生猪出栏量减少1600万头,而进口的猪肉其当量活猪已经抵消了这部分缺口。

  同时,外媒表示,2017年在中国环保压力不减的情况下,生猪养殖量会进一步下降,而对于进口猪肉的需求依然将保持较为旺盛的态势。此外,随着欧亚“一带一路”食品安全大通道的畅通,我国从欧洲进口猪肉的途径将更为多元化,国内市场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大。李俊/文

来源:中国食品报

版权所有:中华食品质量网   中华食品质量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9253879    举报信箱:1579274032@qq.com     
本网站特聘北京市泰明律师事务所孔祥印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联系电话:1339160604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备案文号: 冀新网备132006002号   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文号冀ICP备11016644号-2   技术支持:【蓝点网络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网 
 

 
Baidu
map